![]() |
【建言】白云龙、杜智敏: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几点建议
作者:白云龙、杜智敏 | 来源:www.hrosa.org | 发布日期:2020/2/16
本文作者:白云龙、杜智敏 白云龙: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心血管药物研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主任、省欧美同学会会员 杜智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药学部教授,省欧美同学会会员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爆发至今,对我国公共健康和经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烈性病毒感染的危害彻底暴露于公众视野。对于流行性病毒感染的防治,单一用药易产生耐药,即便鸡尾酒疗法等治疗方案从阻断感染、抑制复制等多个过程进行干预,治疗效果仍更多依靠自身免疫和耐受。作为中华文明瑰宝,中医药其整体观防治、高效低毒、公众认可度高,使其在我国大型爆发性医疗卫生事件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 “推荐应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并4个试点省份救治确诊病例214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该方为疾病治疗方剂,不建议作为预防方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必将成为本次疫情防治的利器。 其中发汗解表主药麻黄在中西医合用实践过程中几点事项需要提醒关注。中药方组对疫病治疗以祛邪扶正,兼顾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功效。作为本次疫情中多种组方中祛邪主药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等功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止咳逆上气“功效。后于《伤寒论》中收录麻黄汤等大量麻黄为主药方剂,成为最常用温症治疗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油等。在实际中西医结合临床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几点不良反应和合用注意事项。 1.麻黄碱具有一定中枢兴奋作用,剂量过大或敏感人群可引起震颤、焦虑、失眠、心悸、血压升高等。对于本次疫情中出现的患者情绪波动需要加以鉴别,为避免失眠,应避免晚餐后服用。 2.对前列腺肥大患者可增加排尿困难。需关注重症患者尿潴留,部分患者伴发肾脏功能障碍时,需注意区分。 3.麻黄碱可从乳汁分泌,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服用;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需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情况考量。 4.在发生心力衰竭患者救治过程中,注意麻黄碱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可加重洋地黄中毒、重症心律失常的发生。 5.麻黄发汗解表,合用桂枝可助麻黄发汗,同解热镇痛药合用时,注意患者反应、调整剂量。 6.此外,其他祛邪扶正中药同样需要关注。应用石膏等中药中风寒热、解肌发汗,同强心苷类药物合用要注意加重强心苷中毒症状,需注意调整剂量;甘草抵消降糖药降糖效应等,需综合考量患者治疗收益。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本次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此次疫情的考验,建立更加高效的、系统的中西医协同治疗模式,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独立医疗体系、造福百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对于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如何防控疫情传播扩散仍是中西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强化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国民卫生健康素质,培养良好的医疗卫生习惯,全国人民必将在党中央领导下,共克时坚,战胜疫情,为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
|